日期:2016-3-27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长春女子家藏国民物件 市民预测30年后国民物件
[导读]微博达人“长春饭店小奶油”说:“我觉得微博就是40年后的国民品牌!目前微博在社会的影响力很大,但是随着社会发展,必定会有传播更迅速、更快捷的社交软件,等我孙子看见微博界面的时候,就会说,听说当年我爷爷玩这玩意玩得可出名了。”
新闻回放
长春市民王女士的家里,收藏了很多国民物件,这些国民物件背后,每件都跟着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。历史学家说,这是一个时代刻下的特殊记忆,社会学家说,这是一种情感的回归。经济学家算了一笔账,假如上世纪70年代的缝纫机穿越到今天,能顶苹果三大件。
城市晚报讯国民物件能迅速走红,不仅是一个群体的集体回忆,也折射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的匮乏和品类的单一。在花式繁多、更新换代成为消费主流的今天,会不会也有一件国民物件,在三四十年后激发00后群体的共鸣呢?
比一比
不同时代人眼中的国民物件
近日,记者走访了10名收藏国民物件的长春市民,其中仅有1名姓龚的男性在家里收藏了一台手摇式的洗衣机,是以前他母亲用过的,一直没扔。其余9人均为女性,其中60岁以上的有5人,50岁以上3人,40岁以上1人。在50岁以上的人们心中,国民物件是一个奢侈品。
今年40岁的李女士珍藏的包裹皮,是她还未出嫁时用来包衣服的,包裹皮的年龄都快30岁了。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80后对于热传的国民物件,大多数人表示见过,甚至用过,但都扔掉了或者不知哪去了。1981年出生的长春市民陶女士说,她在高中住校时用的还是国民枕巾、国民床单。 那时候,寝室有个同学的床单是淡粉色上面带小熊的,我特别羡慕。 陶女士说。
1983年出生的赵先生,上初中时骑的还是飞鸽牌的二八自行车。据赵先生介绍,当时班里大多数同学骑的都是斜梁的二六自行车,只有几个家庭条件相对差些的同学,骑着大自行车。 我当时特希望这辆自行车丢了,家里好给我买新的。 赵先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, 现在想起来,也挺好玩, 哐当哐当 直响。 在80后及大多数70后的眼中,国民物件是贫困和落后的代名词。
昨日,提起国民物件,东北师范大学1992年出生的吴天阳同学一下兴奋了, 这个收音机我小时候见过,我爷爷有啊! 这个缝纫机以前我姥姥家有! 这个枕头以前我太奶枕过! 看着网络上的图片,她兴奋得大呼小叫,笑得前仰后合。而2002年出生的兮兮看着记者手中的牡丹花手帕、毛毯则丝毫不感兴趣, 好看吗? 记者问,兮兮想了想,不情愿地挤出一句话, 还行吧。 在90后和00后的眼中,国民物件就是个古董。
【推荐阅读】